【孟郊】(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故又称孟东野。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人。张籍私谥贞曜先生。早年生活贫困,屡次不第,直到46岁才中进士。贞元十七年 (801) 任溧阳县尉,作诗为乐,不务公事,被罚半俸。56岁后定居洛阳,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60岁辞官。64岁时郑余庆招任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奉邀途中暴病卒命。认为诗歌应下笔证兴亡,陈辞备风骨(《读张碧集》),文章乃贤人之心气也,心气乐,则文章正;心气非,则文章不正(《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序),天地入胸臆,吁嗟生...
最近更新 卷十四 哀伤| 2021-02-09 02:45:45
韦应物(735?--792?),唐朝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玄宗,宿卫内廷,似近豪侠,生活放浪,安史乱后折节读书,鲜食寡欲,焚香扫地而坐,为闲静清雅诗人。历任滁州、江州刺史,累左司郎中。贞元初,为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诗品高洁,朱子谓其无一字造作,气象近道,真可传人也。左司诗学陶公,人亦与之相近。有《韦苏州集》。韦应物为中唐诗歌名家,其诗自然真朴、清新淡雅,癯而实腴,颇得陶诗精髓,在历代都有不少钦慕者,唐诗三百中选录了他大量的作品,足证其影响。本书精选韦诗157首,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注释、题解精审详切,...
最近更新 韦应物诗选| 2021-02-09 02:45:25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阙。论斥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复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恋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
最近更新 岑参诗选-2| 2021-02-09 02:45:08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最近更新 薛涛诗全集| 2021-02-09 02:45:05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本书题解对诗作之背景及所涉人名、地名、年号等均尽可能详尽、准确地加以说明,对诗中深蕴之旨义,诗法、诗艺等则视实际情况,短点长评,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难解的句子,或诗句之间跳跃性过大、意蕴过于深曲如无题诸...
最近更新 李商隐诗选| 2021-02-09 02:45:02
杜审言(公元648?- 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亻全)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全唐诗》所收亦此数,并按体裁编次,计有五言古体二,五律二十八,七律三,五言排律七,七绝三。
最近更新 杜审言诗全集(共三十九题,四十三首)| 2021-02-09 02:44:39
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久之谜审阅中国文化的优秀媒介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
最近更新 卷11、七言乐府| 2021-02-09 02:44:36
崔颢(公元704?- 754年),汴州(今开封)人。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本《电子版崔颢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万竞君《崔颢诗注》为校本,编次依万本。万本是以北京图书馆藏明铜活字本《唐人集》中的《崔颢集》为底本,编次也依此本。此铜活字本也是《全唐诗》所本。
最近更新 目录(共三十九题,四十三首)| 2021-02-09 02:44:18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
最近更新 【电子版李贺诗全集·卷四】| 2021-02-09 02:44:16
白居易的诗,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
最近更新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七十八首| 2021-02-09 02:44:08
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什么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最近更新 《杜工部诗话选》| 2021-02-09 02:43:53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
最近更新 屈原和端午节| 2021-02-09 02:42:55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
最近更新 曹操诗全集| 2021-02-09 02:42:21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最近更新 古诗十九首| 2021-02-09 02:42:19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最近更新 苏武李陵诗| 2021-02-09 02:42:18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本书所收录后二记系伪作。两篇伪作大约成于1932年左右。)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本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最近更新 浮生六记年表| 2021-02-09 02:42:17
《陶庵梦忆》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最近更新 陶庵梦忆(卷八)| 2021-02-09 02:42:03
中国古代不乏声名远扬的大旅行家。汉代的张骞出使过西域,晋朝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都去过佛教圣地印度,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但这些人要么是奉帝王之命出行,要么是为了宗教信仰求取真经,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地理学的考察探索,只有徐霞客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地学探险家之第一人。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考察活动没有任务官方的经济支持,完全是白费进行的。
最近更新 第二十二篇粤西游日记二-6| 2021-02-09 02:41:50
《东游记》——八仙过海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清)无垢道人,生于巴蜀,自清咸丰年间从蜀出游,行踪南北十余省,广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道教祖师八仙得道始末为主线串以神龙出世、嫦娥奔月、张天师治鬼、东方朔偷桃、二郎神惩妹、孟姜女哭倒长城等古代著名神话故事和传说为素材凝炼敷演,终于在同治七年于北京白云观完成了这部五十余万言的神魔小说。污垢道人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八仙铁拐李、钟离汉、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最早得道通成仙于夏商之间的上古时代,最晚成仙于宋代...
最近更新 观音和好朝天| 2021-02-09 02:40:41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篇幅适当,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短美文,反映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全书一共有12卷,收入上起周代下讫明末的历代文章222篇,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 书中西汉以前的文章以左丘明的《左传》为突出点,选录34篇,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以上;《国语》、《战国策》、《公羊传》、《谷梁传》、《礼记...
最近更新 卷十二 明文 西湖杂记| 2021-02-09 02:24:09
《棋经十三篇》在宋仁宗皇佑年间问世。它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张拟,有人认为是张靖,尚未有定论。《棋经十三篇》是一部重要的棋书,直接影响后世,在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棋经十三篇》的《序》,对整个围棋的形势进行了分类,谈到围棋着法与战术,与兵法相似。《论局篇》对棋盘进行了解释。《得算篇》则强调计算关系到一局的胜败,因此要心中有数。《权与篇》谈的是布局,指出了布局的重要性和原则,《合战篇》则全面周密地提出了实战中的各种问题,这是全书最重要的篇章之一。《虚实篇》主要探讨战术进攻的原则。《自知篇》...
最近更新 棋经十三篇| 2021-02-09 02:20:52